汪曾祺相关论文
汪曾祺一生相继接受了以儒释道“大传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容纳了民俗文化“小传......
乡土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一种特殊形态。因为其内蕴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对乡土生活的追忆,与民俗学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本文以《受戒......
汪曾祺作为一位体量巨大、作品横跨现当代的乡土作家,始终以其强烈的人文关怀与动态的城乡审美观念对不同时期的城乡社会进行书写。......
汪曾祺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发展。其小说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回归传统、取法民间、诗意表达。以传统中文句......
在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创作中,汪曾祺被誉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林斤澜享有当代“短篇圣手”的美誉,两人被称为“文坛双璧”,他......
地域分野不仅内化于汪曾祺文学创作的形式肌理,也是其自我理解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汪曾祺及其文学创作都至关重要的张家口仍未受......
关于汪曾祺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学界多是研究其民俗特征,而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却少有提及。实际上,汪曾祺在新时期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性格......
汪曾祺晚年的小说创作有前后两个高潮期,本文将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的所有小说作为晚期小说的讨论范畴。通过分析发现,汪曾祺在晚期......
京派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新京派延续了旧京派的诸多传统,属于新康德主义遗产的一部分。张中行、汪曾祺、宗璞等都借用了这些......
废名和汪曾祺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展现了文学上的乡土艺术风格。《竹林的故事》是废名早期的成名之作,《......
汪曾祺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短篇小说《受戒》是一部极具民俗特色的作品,全篇小说出现了很多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元素,展现了江......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于上世纪80年代重启文学之路后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字间氤氲着诗意的气息。本文意在探究《昆明的雨》一文中的......
本文试图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人物命运三个维度展开,探讨汪曾祺《落魄》中所出现的问题。从历史上说,《落魄》自40年代出版到80......
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深刻地影响了汪曾祺。早在1938年,汪曾祺便阅读了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等短篇小说,并自觉不自觉地把他的短篇小......
“风景”在汪曾祺的早期创作中呈现为一个逐步“发现”的过程:从初期以审美的目光游历人间世相,对自我内心进行诗意呈现,到在孤独状态......
汪曾祺是京派代表作家之一,他延续京派关注中国农村的特点,在“高邮小说”中展现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文化意蕴。其“高邮小......
在汪曾祺的作品中,"水"的出现频率极高。水以其纯净、平淡的特质影响了汪曾祺作品的语言风格。汪曾祺散文如水之"淡"的语言风......
《复仇》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情节结构和小说主题的设计上都具有鲜明的意识流特征。在选取乡村环境、......
汪曾祺于1940年代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在长达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人生遭遇诸多坎坷,小说创作两度中断。到1980年代,60岁高龄的汪......
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特性、文化内涵、精神指向往往渗透在他对民间日常的细致描摹中。日常的表象下寄寓着他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及对民......
汪曾祺以全新书写角度,对经典小说《聊斋志异》作了“现代性”改写。在改写的部分篇目中,他按照自己独有的美学经验和审美旨趣,为传统......
通过接受美学理论的理论视角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探讨了汪曾祺两篇短文小说《异秉》(2005:80-92)和《天鹅之死》(1998:387-393)......
汪曾祺在他的饮食散文中,以陌生化的眼光重新观照饮食及其制作工艺,并对其进行审美化表现。在此过程中,饮食起到了"召唤物"的作......
汪曾祺的散文中有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其笔下的饮食不以山珍海味为主,而是选取平常的小菜,以食物为纽带,串联起饮食文化背后的生活......
饮食是汪曾祺散文书写的重要特色。汪曾祺散文的饮食书写,不仅寄寓其对人性的赞美和传统文化之思,还将和自身生活经历而形成的独具......
发现并解读散文的独到之处,是散文教学中教师应下功夫做的第一件事。以《昆明的雨》中所状写的寻常的人、事、物、景为切入点,解读......
在我国当代文学背景下,汪曾祺是一名文笔富有特色,独树一帜的作家,被称作“抒情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的纯粹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因为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又因为莫言自己屡次说过是以蒲松龄为师,屡次强调自己深受《聊斋志异》影响,所以,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界......
里下河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汪曾祺在作品创作中始终远离庙堂,与当代主流文化也保持着距离,驻足于民间这块自由广阔的空间里深耕。民间......
汪曾祺散文以其“异秉”存在于当代散文,即其融“诙谐”于“和谐”,于“和谐”见“灵逸”的美学价值。作为文艺“两栖”的创作者,......
食物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实物”,同时,它还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无论是《受戒》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清淡的......
食物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的"实物",同时,它还蕴含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无论是《受戒》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清淡的......
汪曾祺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大众的视野,他的代表文章《受戒》等都呈现出一种清淡悠远的风格。但是较少有研究者注意到汪曾祺......
乡土文学是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文学,也是最具有地方性的文学,反映的是地域的文化生活特征,展现的是地域的特殊生态景观,体现的是一种别......
发现并解读散文的独到之处,是散文教学中教师应下功夫做的第一件事.以《昆明的雨》中所状写的寻常的人、事、物、景为切入点,解读......